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福成里

列印[另開新視窗]

福成

        福成,取自福德坑,當地人稱之為土地公坑,顧名思義應與土地公廟有關。本里在清代屬於福成庄;日據明治33年(1900)將福成庄分為福成、福德坑二庄,次年又將該二庄重新併為福成庄,下轄福成、福德坑二土名,大正九年(1920)改福成庄為大字,下轄福成、福德坑二小字,光復之後,福成大字又改為福成里。

       本里面積9.75平方公里,居民335戶,1351人,以林、楊、吳、王、陳諸姓為多。本里東鄰新建里、西以九股山接臺北縣、南鄰金面里、北鄰拔雅里,境內多屬山區,主要二大河川為金面溪、福德溪,為灌溉本里農田和其他各里主要水源、民生用水。福德坑溪的上游有二,交會於靈山寺附近。境內名勝古蹟有吉祥寺、靈山寺、鶯仔嘴嶺等。寺廟數居全鎮之冠,據里長所述大小各寺廟有數十門。新峰瀑布風景美麗,水壩成夏季縣民休閒活動場所。蜿蜒曲折的九股山道上坐落數間廟宇,假日來往之各地信徒絡繹不絕。

        昔日本里以產「大青」染料聞名,供城內染坊染布之用。主要的公共設施有派出所、活動中心及福興廟等。居民以務農為主,少數其他行業,水稻及柑桔為主要作物。

       民國63年(1974)「范迪」、「貝絲」颱風過境,福德坑內58戶居民房舍全被洪水沖失,後經政府補助,集體遷村,並興建國民住宅配予居住。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