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龜山里

列印[另開新視窗]

龜山

        龜山島又名「龜山嶼」,清代稱「龜嶼」或雅稱「椒山」西名「steep island」,係位於本鎮離海以東約十公里處,是一座活火山島嶼,因其外型神似浮龜而得名。不論是搭乘北迴鐵路,或是開車經濱海公路、北宜公路,只要向海望去,即可看見屹立海中的龜山島,彷彿是導弔旅人遊賞宜蘭的鮮明指標,也是宜蘭人最感親切熟悉的海上景觀。

        全島面積2.84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73公里,可分為頭部、背部和尾部三個部份,頭部朝東南、尾部朝東北。背部高401公尺,為全島最高峰。由於龜山島的尾部會隨著氣候、風浪、潮汐的變化而隱約擺動,更增添幾分生動傳奇色彩。

        龜山島上何時有居民,已無法考證,清道咸年間已有漢人移入。清代同治年間起在島上駐軍,日據時間於明治30年(1897)十一月明令劃歸頭圍辦務署管轄後,至大正九年(1920)本鎮轄區確立,一直為本鎮所轄。光復後,龜山島易名為椒山村(民國37年起為椒山里)在46年10月改為龜山里。62、63年間,因為發生大火以及多次遭受颱風、豪雨侵襲,從64年到66年間,將全島居民集體遷移到大溪里「仁澤新村」,將該里併入大溪里。

        隨著鄉土意識抬頭,原龜山島的居民們從民國86年起,多次陳情,要求恢復昔日龜山里。88年初,仁澤社區居民掀起一股「正名運動」的熱潮,他們首先將社區發展協會由「仁澤」改為「龜山島」,並在社區花園內設置龜山島的浮雕。89年5月24日由頭城鎮公所提案,經本鎮鎮民代表會決議,同年7月1日正式恢復龜山里,全里共轄5鄰,係將原大溪里8至12鄰仁澤新村改為第1至4鄰,龜山島為第5鄰。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