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大事記

列印[另開新視窗]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       道光       咸豐       同治       光緒

頭城鎮大事紀 - 清

頭城鎮大事紀 - 清康熙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662

清康熙元年

◎荷蘭人投降鄭成功,退出臺灣。

1664

清康熙三年

◎荷蘭人再度進佔雞籠、蛤仔難。

1685

清康熙二十四年

◎首 任諸羅知縣季光創輯<臺灣志>,臺灣知府蔣毓英據此增訂為<臺灣府志>,於<敘山‧諸羅縣山>中記載:「山朝山,在雞籠鼻頭山東南,有土番山朝社,其南即蛤仔難三十六社」。

1717

清康熙五十六年

◎二月,諸羅知縣周鍾瑄主修、漳浦監生陳夢林篡輯的<諸羅縣志>脫稿,有<山後圖>,山朝山、蛤山、龜嶼、山朝溪、蛤仔難三十六社都已經被繪畫出來。

1721

清康熙六十年

◎四月,朱一貴在鳳山起事。六月、南澳總兵藍廷珍率領軍隊來到臺灣進剿。廷珍傳檄淡水守備謝周,因為大雞籠社夥長許略、干豆門媽祖宮廟祝林助、山後頭家劉裕、蛤仔難夥長許拔等四人精通原住民語言,並且都曾躬親跋涉山後諸地,熟悉山後路徑,因此傳檄謝周代為羅致,便利前往山後探索有沒有躲藏匪類;並選取能夠繪畫的人同行,將經過的山川疆境,一一繪製。這批人從淡水出發,經過蛤仔難,到達卑南覓停止。使得臺灣山後千里幅員,一起收入畫圖中。

1722

清康熙六十一年

◎漳州把總朱文柄的船隻遭遇海難,漂流到蛤仔難。

 
頭城鎮大事紀 - 清雍正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724

清雍正二年

◎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將在臺灣兩年的所見所聞,撰寫成<臺海使槎錄>,在<番俗六考>中記錄了蛤仔難三十六社的社名。

 
頭城鎮大事紀 - 清乾隆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768

清乾隆三十三年

◎淡水叢戶漳州人林漢生,招集民眾入墾蛤仔難,被原住民殺害。從此以後,再過二十七年,才有漢人再度進墾。

1773

清乾隆三十八年

◎ 二月,漳州漳浦人吳沙渡臺,居住雞籠,起初替別人工作,不太得意。後來改作「番割」,與原住民貿易,生活改善,逐漸富裕。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

◎吳沙從雞籠遷移到三貂社。因為生性任俠,與原住民貿易講究信用。窮困無助的人去投靠,每人給米一斗、斧一柄,使入山伐薪抽藤自給」,於是歸附他的人越來越多。

1784

清乾隆四十九年

◎淡水同知潘凱,從八社開闢道路到達三貂,漢人聚處不下四、五千人,後來漢人產生野心,焚燒原住民諸社,原住民也焚燒漢人房屋。

1787

清乾隆五十二年

◎漳州人吳沙、淡水人柯有成、何繢、趙隆盛,邀約「番割」許天送、朱合、洪掌等,招徠閩、粵流民二百餘人開闢三貂嶺。

◎吳沙居住在三貂的時候,曾經入蛤仔難,拿出貨物和原住民交易,看見蛤仔難是一片荒埔,原住民不但不懂得得作,也不甚顧惜,於是悄悄與閩粵諸民,接近蛤仔難,從事樵採。雖然翦棘披荊,十分辛苦,卻逐漸形成阡陌,原住民看到了也不太禁止。因此,當時三籍民眾,聽到這個消息,將該處「視為逋逃淵藪」,聚集的人日益眾多。

◎漳州漳浦人吳入老(1767-186),進入大里簡拓墾。

1788

清乾隆五十三年

◎林爽文抗清餘黨竄入內山,臺灣知府楊廷理檄飭淡水同知徐夢麟趕赴三貂圍堵緝。夢麟回覆廷理,提及吳沙久住三貂,原住民和漢人都十分信服,可以保證不會有所疏忽以及產生任何弊端,因此委以重任,並允許吳沙可藉此進墾原住民的居地。

◎廣東嘉應州義民古吉龍,向福康安呈<陳臺灣事宜十二則>,第十一則是陳請於甲子爛聽民開墾,內容是:「該處番人耕而食、織而衣,非內居野性者可比。今三貂、雞籠等處糧食半資甲子爛,其明徵也。」

1789

清乾隆五十四年

◎林爽文的亂事平定後,徐夢麟每向楊廷理稱許吳沙的可信以及蛤仔難的原住民容易招撫,地方廣袤,土地膏腴。於是,徐、楊會稟福建巡撫徐嗣曾開疆蘭地,嗣曾則因則因「經費無出,且係界外,恐肇番叛」,未允奏辦。

 
頭城鎮大事紀 - 清嘉慶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796

清嘉慶一年

◎吳沙六十六歲,與朋友「番割」許天送、朱合、洪掌計畫入墾蛤仔難,又得到淡水柯有成、何繢、趙隆盛出資贊助,便率漳、泉、粵三籍流民千餘人,鄉勇二百餘人,善番語者二十三人,於九月十六日,進據鳥石港的南端建築土圍從事開墾(因此被稱為「頭圍」)。原住民傾全族的力量,加以抗拒,戰鬥淚烈,吳沙的弟弟吳立因此戰死,吳沙接受許天送的建議,在無法使用武力制服的情況下,退回三貂。

1797

清嘉慶二年

◎吳沙六十七歲,噶瑪蘭三十六社發生天花的傳染病,死亡枕藉,吳沙乘機展示恩惠,提供藥方,原住民「全活甚眾」,為了感謝吳沙的德惠,願意分地付墾,吳沙因此次第築「二圍」、「三圍」,沒多久,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廣。吳沙害怕因從事私墾有罪,於是到淡水廳請申給墾照,同如何如蓮許可,准給「吳春郁義首」戳,至於開墾的範圍則「疏節闊目,一切頗聽其便」。吳沙出單招佃,並立鄉約,徵租穀,闢道路,沿山設隘寮十一所,募壯丁看守,更定期派鄉勇迎護行旅,到噶瑪蘭來從事開墾的人愈來愈多。

1798

清嘉慶三年

◎吳沙六十八歲,十二月九日丑時,因病逝世。其子光裔無能,姪吳化代領其事

1800

清嘉慶五年

◎龍溪人蕭竹(一作竹友),善吟詠,精通堪輿,旅遊蘭地,撰寫<甲子蘭記>,歌詠<龜嶼秋高>,並論述蘭境北地山川,為之繪圖,有<八景詩圖說>傳世。

1806

清嘉慶十一年

◎三 月,海盜蔡牽進掠蛤仔難的烏石港,吳化等結合原住民,埋伏在岸上守備,圍捕頭目等十三人。蔡牽忿怒,連帆進攻,吳化等砍伐大樹阻塞港口,蔡牽無法得逞。提督李長庚在附近的海上,將蔡牽擊敗。

◎福 州將軍賽沖阿,憂慮臺灣山後化外的地方,被蔡牽垂涎,於是上了「該處(指蛤仔難)膏腴為蔡逆窺伺」的奏摺。四月,清仁宗下諭旨:「派令官兵前往籌備,相機辦理。」

◎九月,楊廷理復任臺灣知府,仁宗召見的時候,曾經垂詢蘭地情形,廷理直奏當開。因此,奉諭與閩浙總督阿林保、3福建巡撫誠稟商,阿林保諭廷理稟商賽沖阿,但是未能籌辦開蘭。

1807

清嘉慶十二年

◎七月,海寇朱濆滿載農具停 泊蘇澳港,圖謀佔領東勢作為根據地,臺灣知府楊廷理訪查得到證實,趕赴艋舺緝捕。又因五圍居民陳奠邦遣人告急,廷理與南澳總兵王得祿統率,兵分陸、海二路夾攻。

◎九月,楊廷理從艋舺,經過錫口、水返腳、七堵、蛇仔形、武丹、丹裡、抵達三貂社,越過隆隆,下卯裡嶺腳,沿著大海南行到大溪、梗枋、烏石港,然後取道各圍而行,抵達蘇澳。從七堵至三貂所經的路線,被稱為「楊廷理新路」

楊廷理進入噶瑪蘭以後,得到西勢董事柯有成、何繢、陳茵邦、賴岳、吳化、吳光裔等六人及東勢原住民潘賢文的援助,引兵與水師合?朱濆。事平後,楊廷理於蘭地度野阡陌,得悉險要情形,稟請賽沖阿設官經理,丈陞田園,賽沖阿不准,並檄催廷理回郡。九月底,廷理繪圖而出。回到臺南府城後,向賽沖阿面陳蘭地形勢,力請開蘭。

1811

清嘉慶十六年

◎ 九月中旬,噶瑪蘭發生水災,田沖堤決,楊廷理入蘭勘報。

1812

清嘉慶十七年

◎ 八月,噶瑪蘭設廳,下設頭圍縣丞,為專管補官。頭圍千總與縣丞同住頭圍,領兵八十名。北關外委,駐紮北關,領兵三十兵。隆隆領汛額外外委,領兵二十名。

◎ 胡桂代理頭圍縣丞,八月十三日到任。

◎ 大里簡、遠望坑的民壯寮改設塘,隆隆隘改為汛,置額外外委一員,管 帶汛兵二十名。

◎ 簡隘丁首吳宋,赴通鄰翟淦報墾隘寮前後砂石脊地(於翟淦任內報陞)。

1813

清嘉慶十八年

◎ 四月八日,首任隆隆嶺汛額外外委孫標到任。

◎ 千總翁得魁在烏石港建千總署。

◎ 通鄰翟淦建築兵房一百零八間,頭圍汛十六間,烏石港汛三間,隆隆汛五間,又有外委公所一間。

1815

清嘉慶二十年

◎ 隆隆設舖,設舖司一名、遞夫八名。南方到達廳治,有北關、烏石港、沙崙三舖。與淡水廳相臨,也有三貂嶺、燦光寮、橋仔瀨(一作楓仔瀨)三舖。

1816

清嘉慶二十一年

◎ 通鄰翟淦在頭圍營盤右側建倉廒一所,總共是三座十五間,貯放頭圍、北關、隆隆嶺等汛兵的糧食。

◎ 臺灣知府汪楠,認為淡蘭疆界應以魚桁子大溪溯源為界。淡蘭原以三貂溪為界的建議,於是未能有所決定,因此產生淡蘭疆界的爭議。

1817

清嘉慶二十二年

◎ 五月,通鄰范邦幹發給大里簡隘丁首吳宋墾照,准墾大里簡隘前後左右樹林埔地,東到海,西到山崙,北到隆領,南到內沙灣,分為五段,共五甲二分七釐八絲。又於墾單內抽出大里簡吳宛坑為界,至匕嶺路一帶,賣過林福壽、林玉梓等永遠執掌為業,任佃開墾。

1819

清嘉慶二十四年

◎ 通鄰高大鏞在廳治北四十里海岸,建北關一座,其地北通三貂,南趨烏石港,為全蘭咽喉。

1820

清嘉慶二十五年

◎ 頭圍縣丞朱懋移建縣丞署於烏石港南邊。東向,四進,有堂室、花廳、廂房等。

 
頭城鎮大事紀 - 清道光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821

清道光一年

◎ 正月,安徽桐城進士姚瑩,由臺灣知縣移署噶瑪蘭通判。自淡水進入噶瑪蘭,撰有<臺北道里記>。在噶瑪蘭期間又撰寫<噶瑪蘭始>,文中所記都是屬於親身經歷:訪諸耆老、考諸案牘、咨詢舊吏的實錄。

1823

清道光三年

◎ 二月,淡北富戶林平侯闢修三貂嶺路。當時由於平侯開拓淡水,遠及噶瑪蘭,收入益多,於是開闢三貂嶺路,暢通淡蘭孔道。

1824

清道光四年

◎ 福建妄撫孫爾準巡視臺灣,進入噶瑪蘭,抵達北關,作<噶瑪蘭北關>詩一首。

1825

清道光五年

◎ 夏天,通判烏竹芳選定蘭陽八景,計有:龜山朝日、隆夕煙、西峰爽氣、北關海潮、沙喃秋水、石港春帆、蘇澳蜃市、湯圍溫泉,並賦七絕詩各一首,以紀其勝。其中,頭城地區的名勝佔居半數。

◎ 因為林永(泳)春事件的影響,噶瑪蘭營守備升為都司,編制也隨著擴增。原瑪蘭守備改到頭圍汛,頭圍汛守備駐頭圍,帶領戍兵一百名,兼轄石港砲臺、梗枋、三貂、三圍等汛。頭圍汛外委,隨防頭圍。北關外委分防北關,帶領汛兵四十名,兼轄梗枋等塘。烏石港口砲臺塘設兵十名。隆嶺汛千總,改由原駐頭圍的千總輪防,兼轄大里簡、三貂交界等塘,置戰守兵五十名,有砲一座,營房堆卡五間,千總公署一座。

1826

清道光六年

◎ 閩浙總督孫爾準,奏請仿淡水八里坌章程,將原屬噶瑪蘭通鄰專管的烏石港,改歸頭圍縣丞管轄,會同千總查驗。

◎ 烏石港奉文開設為正口,由興化、泉州等額編小船三十隻,赴蘭貿易。

◎ 奉戶部核准,淡水與噶瑪蘭兩廳以三貂溪分界。

1829

清道光九年

◎ 六月,孫爾準道光六年的奏請,奉部覆准行知,開始辦理。

1832

清道光十二年

◎ 秋天,仰山書院山長陳淑均所修傳纂的<噶瑪蘭廳志>,初稿完成,共八門、十二卷。

1835

清道光十五年

◎ 十一月,山東膠州舉人柯培元,署理噶瑪蘭通鄰。進入噶瑪蘭,路經草嶺,遙望龜山,各賦以詩、歌。在任僅一個月,有生番、熟番二歌,既寫實,且具悲憫情懷。卸任後,住在福建,編纂<噶瑪蘭志略>。

◎ 仝卜年撰寫<修三貂嶺路記>,表彰林平侯開闢三嶺路的功蹟。

1837

清道光十七年

◎ 淡水同知婁雲勘丈三貂舊社墾地,噶瑪蘭通判李若琳認為該地屬於噶瑪蘭境內,與婁雲爭,淡蘭重新開啟疆界爭議。婁雲主張淡蘭應以三貂溪轉灣處山上的遠望坑為界,李若琳主張以三貂溪流為界。(這一次的爭議,最後依婁雲的意見,以三貂遠望坑作為淡蘭的分界)。

◎ 奈立丹社、辛仔罕社、淇武蘭社等部份平埔族人,遷到橋枋湖(今本鎮合興里第三鄰

1840

清道光二十年

◎ 陳淑在鹿港文開書院,得到姚瑩<東槎紀略>、謝金鑾<蛤仔難紀略>,蕭竹<八景詩圖說>,又得到姚瑩鉤稽舊牘,增訂<噶瑪蘭廳志>。

1843

清道光二十三

◎ 六月十一日,大里簡隘民壯首吳安祥於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稟請招墾隘寮左右附近崎山,噶瑪蘭通判徐廷掄發給執照。墾地範圍東到海,西到崙頂擴仔寮及水為界,南到大溪福德祠地,北到隆隆石圍汛、草嶺頂遠望坑隘界的地方。

1848

清道光二十八年

◎ 九月,大風三日,西勢、金面山、頭圍山,男女六十人被壓斃。又大里簡、草嶺頂、隆隆嶺等處,壓死七十餘人,田園房屋損壞無數。

 
頭城鎮大事紀 - 清咸豐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851

清咸豐一年

◎ 三月初三日,三貂生員連日春、林俊英等稟請淡水同知朱材哲出示,嚴禁諭飭三貂隘丁及總董正副人等,嶺路兩旁留地,不准砍伐樹木。已被砍伐的地方,不准開墾,等待樹木萌芽。

◎ 五月,淡水同知朱材哲出示,諭三貂堡等處衿耆、總董、庄正副、隘丁人等,該處路旁樹木應加以保護。此諭示後經林合成、連初敬等八人集資,立「奉憲示禁」碑(今尚存,稱「禁伐道樹碑」)。

1852

清咸豐二年

◎ 秋天,陳淑均總纂、李祺生續輯<噶瑪蘭廳志>刊行,版藏仰山書院。

1856

清咸豐六年

◎ 林平侯的兒子林國華,繼續父親的志業,修茸三貂、草嶺山道。

1858

清咸豐八年

◎ 秋天,頭圍縣丞王兆鴻勒石立「昭績碑」於烏石港前,贊頌吳沙開蘭功勳。

 
頭城鎮大事紀 - 清同治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867

清同治六年

◎ 冬天,臺灣鎮總兵劉明燈率領軍隊,從淡北巡視噶瑪蘭。行經三貂,用漢篆書刻在山邊摩崖,文字貼箔,因此稱為「金字牌」(今稱「金字碑」)。攀越草嶺,用行書大書「雄鎮蠻煙」,以草體書寫一立姿大「虎」字,刻於巨石之上,置立在草嶺古道的路旁。

1873

清同治十二年

◎ 十月,加拿大籍牧師馬偕(G.L.Mackay)二十日從雞籠出發,步行經過三貂嶺、頂雙溪,抵達頭圍,二十二日到打馬煙社,然後南行到蘇澳,訪問噶瑪蘭各社。

◎ 日本陸軍少佐樺山資紀,從雞籠出發,沿烏石港、頭圍、噶瑪蘭廳、蘇澳,一直勘查到南澳,再回雞籠,費時一個多月。

 
頭城鎮大事紀 - 清光緒

公元

紀元

大事紀要

1875

清光緒一年

◎ 噶瑪蘭廳改稱宜蘭縣

◎ 設烏石港舖、北關舖,這兩所郵信局,各舖設舖司一人,遞夫八名。

1878

清光緒四年

◎ 洪水為災,頭圍附近河水改從打馬煙出海,通烏石港的河道壅塞,船舶改由打馬煙出入。

◎ 在頭圍設分縣。

1883

清光緒九年

◎ 二月三日,烏石港因美國大型角板船觸礁沈沒而堵塞。

◎ 馬偕率領學生,從淡水出發,攀越基隆南方的山嶺,進入宜蘭平原,逐社訪問原住民,進行傳教。這一次的行途當中,從攀越基隆南方山嶺後到抵達武暖社(今礁溪鄉光武村)前,在山谷、沿海懸崖處,兩次遭遇「生番」出沒。

1885

清光緒十一年

◎ 臺灣巡撫劉銘傳開闢「淡蘭便道」,從臺北府城大南門經過景尾、深坑、石碇、坪林尾,越山鑿路,通過頭圍直達宜蘭,全長一百零三里;另一方面從府城北向闢接基沝舊路到達淡水,於十二月竣工通行,成為北部交通要道。

1887

清光緒十三年

◎ 九月,臺灣升建行省,宜蘭縣與基隆廳分界,由原來的三貂溪遠望坑,改為以草嶺頂為界。

◎ 今石城、大里二里境內,當分設「大里簡草嶺腳」、「蕃薯寮莊」兩莊。

1888

清光緒十四年

◎ 臺灣創辦現代郵政,在頭圍、大里簡設二個郵政腰站。

1892

清光緒十八年

◎ 八月十日,全臺營務總巡胡傳,奉命委託到宜蘭各處巡查防務。攀越草嶺,下大里簡,到達頭圍。

1895

清光緒二十一年

明治二十八年

◎ 四月十七日,訂立馬關條約,割讓灣及所屬島嶼與日本。

◎ 五月三十、三十一日,日軍在澳底登陸,進軍三貂嶺。

◎ 六月二十一日,日軍從蘇澳登陸二十二日入據宜蘭縣城。

close